日本方便面要吃下中国消费升级的蛋糕,为什么康师傅统一就不能?
文来源:智通财经
这家发明了世界最早方便面的日本公司——日清食品,已经火力全开瞄准内地市场了,康师傅统一你还好吗?
1958年,世界第一份方便面在日本发售,13年后,全球第一杯杯面也诞生了,而拿下这两个“第一”的公司正是日清日本。11月14日,其旗下的子公司日清食品已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现在港股已有两只“方便面股”,分别是康师傅和统一,股价走得均十分坎坷,连港股牛市也无法助其回归历史高点。日清一旦上市成功,会复制他们的疲弱走势吗?
股价往往反映着业绩,康师傅和统一的业绩已连续4年下滑,但日清的营收却稳步增长。据日清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来看,尽管在内地的收入减少3.6%,但剔除了汇兑损失则为增长1%,看起来虽少,却也好过业绩下滑。
同样是做方便面,为什么产生了如此大的收入差异?近年来消费升级或许脱不了关系。不过,为什么日清要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大举南上?方便面市场消费升级的蛋糕有多大?康师傅的业绩为什么没有享受到升级的红利?
被消费升级“绊了一跤”
1991年,康师傅从台湾来到大陆,考虑到大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一来就把市场定位定在了中低端,其主打产品“红烧牛肉面”定价为1.98元。按照现在的购买力来算,当时的1.98元相当于现在的3.55元,这意味着康师傅这16年几乎没涨过价。
随后铺天盖地的广告让康师傅一举拿下大陆市场,甚至出现了批发商提着一麻袋的签去订货的场面。从此,康师傅盘踞大陆方便面市场龙头位置达十余年之久。
1996年,康师傅在香港上市,整个公司的业务几乎处在疯狂发展当中。此时的主流营销方向在三四线城市,康师傅的产品定位也继续向低端延伸。这时的物价水平已较1991年翻了1倍,但康师傅方便面的价格仍维持在1.8-4.5元区间。
两次适应了市场变化的康师傅,却迟迟未适应席卷全国的消费升级,而让其稳坐龙头的中低端定位反倒成了绊脚石。
据阿里发布的《品质消费指数报告》来看,近5年全年龄段的品质消费指数均在增长线上方便面消费主力军在23-35岁年龄段,而这也是品质消费指数提升最多的年龄段。
那么,在消费升级的时候,康师傅也“升级”了吗?
康师傅天猫旗舰店销量最多的产品均价在2.3-2.5元之间,虽然味道多元化了,但从性价比来看,20年前后还是一个样,早被消费升级甩在身后了。
挣扎中的康师傅
方便面“不健康”、“没营养”等标签始终挥之不去,消费者渴望更加新鲜、健康、更有品质感的商品,哪怕会让他们多花一些钱。
康师傅也在挣扎,但其推出的高端系列汤大师和爱鲜大餐,仍无法挽救不断萎缩的市场蛋糕。
三年前台湾地沟油事件、康师傅与统一的价格战,均让内地的两大方便面巨头错失了布局消费升级的良机,并让方便面生意雪上加霜,彻底被妖魔化。
与此同时,日本曾与方便面有着同样地位的拉面已完成消费升级,从泡面开到了实体店,彻底改变拉面的廉形象,摇身一变国民美食,贴着“营养”、“卫生”的标签和韩国泡面一起挺进中国。
价格战结束、消费升级兴起、日韩泡面占领高端市场,康师傅和统一幡然醒悟。两家纷纷推出高端产品,其中做的最好的是统一旗下“汤达人”系列,其销售额在今年前3季度同比增长90%至人民币10亿元,为统一贡献了大部分收入。尽管如此,也难以扭转乾坤,今年中期,统一的方便面业务收益为39.54,仍较去年同期下滑1.4%。
相比之下,康师傅的业绩明显回暖,在业绩连续三年下滑后,迎来利润的首次上涨。今年前三季度,康师傅总营收为488.95亿,同比上涨5.91%;净利润为19.38亿,同比上涨37.91%。其容器面和高价袋面的销售额分别同比上涨3.98%和11.15%,可见,高端产品是康师傅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不过,老树能否发新枝,还要等待时间的验证。
日清为何选择此时进攻?
目前的方便面市场正散发着两个信号。
截至去年,方便面市场已连续4年衰退,但在市场萎缩的背面,却是高端方便面的兴起。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对中国高端方便面市场的预测,未来至2021年,中国高端方便面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1.7%。
作为中高端方便面鼻祖的日清,则乘着消费升级之风吹得最旺之时,欲分拆内地业务在港上市,以进一步席卷内地方便面市场。
日清比康师傅和统一更具优势的地方在于,其30年前登陆香港时就将定位瞄准于“高端”。相比售价,香港消费者更注重食品质量、安全及营养价值,能让日清专注于研发优质方便面。在香港市场经历了数十年的沉淀后,再去面对内地的消费升级,日清已赢在了起跑线上。
从日清旗舰店的产品定价来看,其热门产品的单价为3.9-4.9元,高价产品的单价为5.8-9.1元,整体价格水平均在康师傅定价的上方。而其历年的收入也始终处于稳步增长状态,除去今年上半年的汇兑影响,毛利也在持续增长。
不过,日清全面打通内地市场并没有那么容易。虽然日清一直是香港最大的方便面公司,但其在内地市场仅为第二大高端方便面公司,去年仅占内地中高端方便面市场份额的18.2%,康师傅仍占据市场的榜首地位,拥有逾日清两倍的市场份额,为39.5%。
康师傅的市场地位及其今年业绩的回暖,说明其优势仍在,或也代表着国产方便面正走向复苏。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产方便面销售额甚至出现上涨,同比增长4%,终结了方便面行业连续5年下滑的局面。
中国的高端方便面之战才刚刚打响。
延伸阅读:
统一2018三板斧:定义“生活面”、加码无人店、重拾创业精神!
文来源:食业家
恰逢统一50周年,近日统一集团董事长罗智先在台北同出席活动,罗智先会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曝出,统一内部将面食品重新定义为“生活面”,统一7-11最快明年开启无人便利店,接下来要把创业精神重新拉回来……
1
将方便面重新定义为“生活面”
罗智先看好自热型方便食品
▼
今年8月,统一宣布“退出方便面市场”,引起哗然。罗智先表示退出方便面市场,但并不意味着离开面的市场,而是进行重新定位。
近日,统一宣布启动面食革新计划,将大陆传统的方便面重新定义为“生活面”,过去要吃得饱,现在追求吃得巧,内部也开始研究各种新型态的生活面可能性,未来将推出超乎想像的面食产品。罗智先指出,拉宽对面的定义,产品可以展现的方式、食用方法都能与现在有所不同,研发团队得重新思考消费者什么时候吃面、该怎么吃,甚至须想到如果没有热水,该如何做出一碗即食面。
最近在大陆食品市场掀起一波自燃饭、自燃汤品、自燃火锅等新商品,诉求使用发热包与清水就能将食物加热,不需要开火、使用微波炉、甚至不用热水,就能吃到热腾腾的汤、面、饭与火锅,这些都引起了统一的重视。
罗智先说,这种新型态的食品工业技术,将会彻底改变未来饮食习惯,大陆方便面并不是因为受到外送餐点蓬勃发展影响造成销售下滑,而是过去的方便面已经不符合现在消费者的生活型态,食品业必须跟着转型,才会重新将面食定义为生活面。
统一对大陆食品事业展开一连串调整,以釜底抽薪的方式将库存、销售通路砍掉重练,这也让统一中控的获利大为好转。
2
技术赋能7-11
统一要加码无人便利店
▼
日前,罗智先首次证实,7-11将应用新科技,在国内开出第一家无人超商,目前内部已经开始规划筹备中,最快明年上半年就会问世。
不过罗智先强调,这不是要取代人力,是要观察科技与消费者的互动可以到什么程度,希望把制式的工作交给科技,这样“人的时间就可以释放出来,做更多的事情。”
罗智先说:“7-ELEVEN无人商店可能比想像中还快问世。”这显示内部对这家店的规划已经走到最后阶段。现在可以使用的科技相当多,有些店也已具备发展无人商店的条件,这件事表面看来简单,背后牵涉却是很绵密的系统,现在还没有结论。
2017年被称作是新零售的元年,在这一年里“无人售货”这一新型的零售形态风生水起,吸引了众多行业巨头的争相布局。虽然无人零售现阶段还有诸多的漏洞,但在未来“无人售货”是一种趋势。台湾未来人力缺口扩大,人口结构老龄化成必然趋势,零售业是必须走在消费者前面的产业,未来已来,所以统一在抓紧时间做好未来的准备。
3
重拾创业精神
2017统一改革迎新变
▼
面对集团50周年,罗智先指出,未来会做更多有趣、好玩的事,并朝品格、品味、品牌三大方向发展,同时也希望可以回到过去,他谈到,以前创办人讲究感恩的心、无私、惜福,可是很多新进同仁可能无法体会,甚至会有抱怨,期待接下来能把当时创业的精神拉回来。
统一罗智先此前以“清抽屉策略”来形容目前的统一集团,过去已经处理不少资产,统一集团运营更轻松,塑身让身材越来越好。
“贫穷教我惜福,成长教我感恩,责任教我无私的开创”这是统一创始人高清愿的信念,也是其个人的人生体悟,更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位统一人的思维气度。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大陆市场,统一不打价格战,锁定且看好大陆高价饮食市场商机,推出最好的饮品及方便面,抢攻大陆13亿人口的“高质化”大饼,虽然市占率还难追上市场老大—康师傅,但近年推出的明星产品,已开始让对手芒刺在背。
消费升级,产品向着高质高价方向发展,这是企业利润来源的突破口,小茗同学和汤达人的成功让中国食品企业见到了曙光。下阶段,统一将酝酿“生活面”的下一个“紫色风暴”。统一在大陆布局“由量转质”推出多款“2.0产品”,目标到2020年之前要成为中国大陆快速消费品最有价值的公司。
-END-
版权问题 | 商务合作 | 项目咨询 | 读者投稿
电话 | 微信号: zbwx15854817671
- 最权威的2017全球挖机产销数据!日本竟然生产了全球40%的挖机…
- 日本人搬走中国制造,家空了,我们搬走洋货会怎样|美好清单
- 申请日本留学为何要先进语言学校?
- 警惕!这个国家比日本间谍还可怕,公然勾结反华实力!必须揭
- 【专栏】中国因扎吉曾虐暴日本,球王李惠堂将他视为偶像
- 日本华裔神童获乒联大奖:我生在日本 要奥运夺金
- 女乒世界第一险被日本17岁小将拉下马 被教练吼醒大逆转
- 【新刊推荐】日本《新建筑》中文版第31期——《公共建筑的空间艺
- 日本记者:南京大屠杀30万人,你们数过吗?李连杰霸气回怼!
- 里皮抗日秘笈曝光 “日本杀手”再获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