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丨唐建伟:国内并不具备形成高通胀的条件( 八 )

最后,在基建补短板的政策支持下,下半年国内基建投资可能会企稳回升,但在环保和债务约束机制下,基建投资出现脉冲式增长进而带动大宗商品需求大幅上升的空间不大。我们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在8.5%左右,将明显低于去年全年19%的增速。

6、2018年物价仍将平稳运行。以上定性分析表明下半年对于通胀的五个方面的担忧似乎都没有必要,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足以造成高通胀。下面,我们再通过定量的方式测算一下2018年CPI同比的可能区间。我们通过分别测算CPI同比中的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来预测2018年的通胀水平。

根据上年数据,测算2018年CPI同比中翘尾因素全年平均为0.88%,略高于上一年的0.64%。新涨价因素方面,在2013-2017这五年中,CPI同比中的新涨价因素平均值为1.2%,最高是2013年的1.63%,最低为2017年的0.63%。预计2018年新涨价因素仍维持在过去五年的运行区间,则2018年CPI同比的区间在1.8-2.5%之间,平均水平在2%左右。

而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2018年新涨价因素高于2013年高点的可能性很小,维持在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的可能性最大。因此预计2018年CPI同比在2-2.5%的区间,虽然高于2017年的1.6%,但仍明显低于3%的政策目标,更谈不上是高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