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作者:Mason

转载授权(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mzy2117)

“来日纵是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是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

还记得当年那个用音乐陪伴你度过无数个夜晚和时光的千千静听吗?

还记得当年那个静静走进千家万户,简洁、干净而又贴心的播放器吗?

还记得那些旧时光吗?

近日,当年被改名百度音乐的千千静听,如今更名“千千音乐”。

但旧时光,还回得去吗?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旧时光

在中国互联网

1.0

时代,千千静听大概是很多人的装机必备,轻便、小巧、设计流畅、功能强大。

2002

年,郑南岭本着兴趣和爱好,开发了一款能够自由播放

MP3

的软件。开始的他给这款软件起名叫“

MP3

随身听”。

后来因为非常喜欢陈慧娴的《千千阙歌》,他把这款软件改名为“千千静听”。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凭借完全免费、简洁的界面、齐全的功能、贴心的设计,“小而美”的千千静听悄悄俘获了成千上万用户的心。

彼时的千千静听,如亭亭玉立的小家碧玉一般,简洁、纯粹,没有广告、没有插件,也不需要复杂的操作,饱受赞誉的它几乎很少有差评出现。

互联网刚刚兴起的

1.0

时代,整个互联网的内容和信息都很少,人们上网冲浪能够做的事情也十分有限。论坛、门户网站、聊天室,一些现在看来十分简陋甚至粗糙的产品成为当时的主流,而音乐也是很多人进行娱乐的一个重要方式。

Mason

还记得当年电脑里总是下载了很多歌曲,那时大家听刘德华、听迈克尔杰克逊、听周杰伦,它们和千千静听一起陪伴着

Mason

度过了很多个安静的夜晚和悠闲的时光。

但也是那时,面对野蛮无序的互联网市场,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将软件卖给一家大公司来运营是让很多个人开发者都难以拒绝的选择。

千千静听和郑南岭也不例外。

2006

7

月,百度正式发布了收购千千静听的消息。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百度MP3

百度在音乐上的业务布局,要从

MP3

搜索业务说起。

互联网早期的百度,掌握着搜索引擎这一至关重要的流量入口。

在当时,人们在网上获取资源的渠道十分有限,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地位举足轻重。

用户对

MP3

音乐巨大的搜索量和另一方面市场上庞大的散乱

MP3

资源量,促使百度上线了

MP3

搜索这一功能。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通过百度的

MP3

搜索,用户可以使用百度直接搜索歌曲名或者歌手进行相关音乐资源的播放和下载。只要输入歌名或者歌手名,几十上百的盗版链接就会跳出来。

免费的音乐资源为百度贡献了大把的流量,帮助百度赢得了搜索的战争,也帮助百度

MP3

在音乐分发的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免费的

MP3

搜索在成就百度

MP3

的同时,也将百度的音乐业务一步一步拖上歧途。

大量的盗版免费音乐给百度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但也导致百度对音乐业务的重视始终停留在流量的角度上。

盗版终究是盗版,在满足了用户需求的同时,百度的

MP3

搜索业务也触动了各大唱片公司的利益。

2006

年环球、华纳等七家知名唱片公司以百度的

MP3

搜索业务侵犯了其信息网络传播权为名起诉百度。在这之后,百度吃了多场关于音乐版权的官司。

尽管百度获得了包括环球、华纳七家唱片公司官司的胜诉,但百度的音乐业务始终没有真正走上成熟。

运营多年的百度

MP3

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却迟迟未能实现盈利。

从盈利模式上看,百度

MP3

的收入严重依赖于广告,但单纯的

MP3

搜索渠道对于广告主来说价值十分有限,加上百度

MP3

“盗版”导致其在业内形象较差,盈利能力十分有限。

全部购买版权对于没有盈利的百度

MP3

来说显得过于昂贵,而不购买版权的话,盗版导致的利益冲突对百度

MP3

业务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盗版成就了百度

MP3

早期的成功,也限制了百度音乐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以搜索业务起家的百度,始终难以摆脱从流量和渠道角度来运营产品,对内容和版权的忽视让百度

MP3

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走入困境。

另一方面,同年“卖身”百度的千千静听,并未走向光明未来。

千千静听不仅没有如众人所期待的那般更进一步,反而遭到百度的雪藏。

再之后,“卖身”之后的千千静听有了广告,有了插件,甚至有了弹窗,连安装界面都有了变化。

千千静听不再“千千静听”,而是越来越“百度

MP3

”。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百度的意兴阑珊

饱受版权问题困扰之下,

2008

年前环球音乐中国区总经理梁康妮入职百度,为百度解决版权问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11

年,百度

MP3

更名为百度

ting

,斥资千万与唱片公司达成协议,向用户免费提供正版音乐的试听和下载。

依靠免费起家的百度

MP3

,面对竞争对手和版权方的双重压力,最终选择了低头。

从免费到版权付费,背后是多年以来网络音乐市场的成熟和规范,也是千千静听和百度音乐好时光的逝去。

2013

年,百度整合了旗下的音乐业务,启用了全新的域名

music.baidu.com

离开人们视线许久的千千静听也在这时被改名百度音乐,一时受到许多老用户的反对。

四年之后,梁康妮离开了百度,曾经入职豆瓣做出豆瓣音乐人和豆瓣电台的张贝妮接替了梁康妮的职位,这也标志着百度试图在网络音乐的内容上进行布局。

张贝妮入职后,做了一系列的产品整合,最终在

2013

年完成了包括千千静听等产品在内的业务整合,正式上线百度音乐。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但多年来百度

MP3

和百度音乐身上“盗版”痕迹,即使在整合之后也难以磨平。外界对百度音乐“盗版”的印象,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的改变。

在线播放器兴起的浪潮中,整合之后的百度音乐并未成功发挥千千静听本地播放器领域和百度

MP3

线上的优势,反而始终不温不火。

已经失去先机的百度音乐,并没有取得百度所期待的领先地位,这难免令本来期望很高的百度意兴阑珊。

丢失了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千千静听和整合后百度音乐且战且溃,酷狗、酷我等

P2P

播放器占据了市场的主流。

百度的“温柔乡”,成了千千静听的“英雄冢“。

“只有搜索,没有内容”的百度,终究没有走出流量的牢笼。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太合入场

2013

年之后,移动互联网浪潮来袭,网络音乐行业开始走向移动端。

QQ

音乐预见性地占据了网络音乐行业的版权制高点,与多家唱片公司签署了独家音乐代理权,并推出数字专辑。酷狗、酷我等也纷纷布局,紧跟市场潮流,提供丰富的曲库和贴心的推荐。

网易云音乐凭借智能推荐和歌单功能成功突围,

2016

年用户突破

2

亿,并与

QQ

音乐签订了音乐转授权协议。

QQ

音乐、酷狗、酷我、网易云、虾米等对手纷纷布局、大力购买版权,“抢钱抢艺人”,致力于提高客户端用户体验、增加用户黏性的同时,

因为版权问题

2015

年被下线

60

万首歌的百度音乐显得颇有些漫不经心。

在网络音乐市场对待盗版的态度日益严厉的时候,

2015

12

月,无心恋战的百度终于出手了旗下的百度音乐业务,宣布旗下百度音乐业务与太合音乐集团合并,致力于打造一家“全新的互联网音乐机构”。

但实际上,只有搜索没有内容的百度在合并之后基本放弃了百度音乐版权和内容生态上的运营。

签下过李宇春、方大同等艺人,为朴树、叶蓓、窦唯、王菲、许巍等发行过唱片,手握大量音乐版权的太合音乐自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但在腾讯音乐占据国内总曲库

90%

的份额的面前,太合音乐的体量还是有点显得不够看。

2016

7

月,网易云音乐高级总监王磊离职,宣布加盟太和音乐集团旗下的百度音乐。

换帅连连

的百度音乐,仍旧没有起色。

根据

2017

10

月音乐类

APP

的统计,腾讯音乐旗下的酷狗音乐、

QQ

音乐、酷我音乐月活跃用户均超过

1

亿人,异军突起的网易云音乐月活跃用户

6

千万,阿里旗下的虾米音乐月活也超过了

1000

万。

而一度作为国内最大的

MP3

搜索入口的百度音乐,月活只有

700

万左右。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旧时光回得去吗?

2018

6

19

日,太合音乐官网发布消息称,旗下百度音乐正式进行品牌升级,百度音乐更名为“千千音乐”,同时启用全新的域名和

LOGO

千千静听与百度音乐:回不去的旧时光

日前,太合音乐集团宣布公司已完成十亿人民币量级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国创开元和中泰创汇。

这一消息的公布,难免有些给千千音乐打气的成分。

关于百度音乐的品牌升级,太合音乐称,此次更名后,千千音乐在使用体验上将会和此前保持一致,“音乐伴侣”的发展战略也不会改变。

百度和太合双生态,网易云音乐前总监加盟之下,从“千千静听”改名为“百度音乐”,如今又更名为“千千音乐”的百度音乐却透着一股网易云音乐的味道。

将一手好牌打烂的百度音乐或是如今的千千音乐,正试图用情怀来打动用户。

但大打情怀牌,“啃老本”却没有自己核心内容的千千音乐,还回得去旧时光吗?

也许千千音乐的故事,终究要用《千千阙歌》来解答。

“来日纵是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是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这宵美丽,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

AH,因你今晚共我唱”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去不回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