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指什么?( 二 )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
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指的是什么?

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精卫是一种小鸟,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足爪,形状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 。精卫填海:炎帝有一个善良,可爱的小女儿,名字叫精卫.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见道无边的大海.小女孩一天天张大,也一天比一天漂亮.终于在她认为自己有能力找到大海的时候,她悄悄的离开了部落.最终她找到了大海,她为大海的伟大而陶醉,正当她奔向大海的时候,大海同样卷着巨浪奔向精卫.最后,大海把精卫带走了,带着她离开了这个世界.精卫死前那一刻才醒悟过来.精卫的灵魂因为愤怒而化做一只青鸟,精卫为了报复大海,决定把大海填平,于是就日以继夜的含着西山的石头去填海 。
精卫:古代神话中所记载的一种鸟 。
精卫填海中的精卫指的是什么
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我们平时在形容一个人非常执着、意志坚定、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时常常会用到“愚公移山”这个成品 。那么在这个成语中“精卫”指的是谁呢?本期文章我们就来讲一讲“精卫填海”背后的传说故事,和“愚公移山”传说一样,同样感人肺腑 。
图:漫画版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载如下:再往北二百里,是座发鸠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 。
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女娃到东海游玩 。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
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图:炎帝之女,化身精卫那么这则传说故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在上古时期,炎帝曾有一个女儿,她不仅长得清秀,而且性格非常倔强、好强 。炎帝非常宠爱她 。
有一天,这位小姑娘闲的没事就划着一艘小船去东海里游玩去了 。刚开始天气还好好的呢,小姑娘玩得也很开心 。突然,远处的水天之间黑压压的有一道墙快速地向她袭来!海面上也刮起了狂风,小姑娘被眼前的情形吓到了 。
于是她开始奋力往岸边划,但终究因为风大浪高,自己乘坐的那艘小船被狂风巨浪打碎,小姑娘也被这巨浪吞没了 。过了好久,就在小姑娘沉没的地方从海面之下蹿出来一只小鸟 。只见这只鸟花头颅、白嘴壳、红教爪,一对眼睛黑的发亮!它就是炎帝之女不屈的灵魂所幻化成的,它名叫“精卫”!小姑娘痛恨大海夺走了她的生命,于是她变作了一只鸟,誓要将东海填平!于是她从荆棘遍布的发鸠山上衔来小石头和树枝,长途跋涉飞到东海,将小石头和树枝投进海里 。
就这样,精卫不顾风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这样做着,不时地从口中发出“精卫、精卫”,以此鼓励自己要坚持下去!看着精卫如此坚决,东海不乐意了 。他说道:“我招你惹你了?你干嘛非要把我填平?这是多大的愁啊!”精卫答道:“因为你夺走了我的命,我不想再有人被你夺走生命!”东海摇摇头,笑道:“小姑娘,停手吧,以你的力量是无法将我填平的,别浪费时间了!”,精卫狠狠说道:“就算填上1千年、1万年,我也要把你填平!”于是精卫在发鸠山和东海之间来回穿梭,嘴中衔着石头和树枝!“精卫填海”这则传说故事来源于古代的《山海经》 。而“精卫”就是炎帝之女 。她的行动表现出了上古时代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斗争 。
精卫填海精卫是什么
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指什么?

文章插图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 。《山海经》记述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精卫.精卫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 。
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 。
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 。晋代诗人陶渊明写诗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