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意思是什么?( 二 )


【注释】⑴望欲休:远望黄昏景色,可是很快天黑了 。月中钩:一作月如钩 。⑵玉梯横绝:华美的楼梯横断,无由得上 。
⑶芭蕉不展:蕉心紧裹未展 。丁香结:丁香开花后其子缄结于厚壳之中 。【作品赏析】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内心感情 。
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 。接下“欲望休”三字则维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凄然而止 。“月如钩”一本作“月中钩”,意同 。
它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 。三四句仍然通过写景来进一步揭示女子的内心感情 。第二句缺月如钩是女子抬头所见远处天上之景;这两句则是女子低头所见近处地上景色 。高下远近,错落有致 。
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稍晚于诗人的钱珝《未展芭蕉》诗中的“芳心犹卷怯春寒”,写的就是这种景象;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 。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边 。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物之愁,兴起、加深了人之愁,是“兴”;物之愁,亦即人之愁,又是“比” 。
芭蕉丁香既是诗人的精心安排,同时又是即目所见,随手拈来,显得格外自然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
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 。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 。
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是什么意思?

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句诗的意思是:芭蕉的蕉心还未展开,丁香的花蕾还未绽出 。它们面向傍晚的春风,各有无限的哀愁 。
体现了一对有情人不能相见的愁苦 。
【出处】唐代诗人李商隐著作《代赠二首·其一》【原文】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译文】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 。蕉心未展丁香也郁结未解,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
【词句注释】⑴望欲休:远望黄昏景色,可是很快天黑了 。月中钩:一作月如钩 。⑵玉梯横绝:华美的楼梯横断,无由得上 。
⑶芭蕉不展:蕉心紧裹未展 。丁香结:丁香开花后其子缄结于厚壳之中 。⑷石洲:见《乐府诗集》,为思妇怀远之作 。
⑸总:纵使 。眉黛(dài):黛眉 。古时妇女好以青黑色的颜料画眉 。
【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意思是什么?】【作品赏析】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接下来“欲望休”三字则维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凄然而止 。不仅使读者看到了女子的姿态,而且也透露出她那无奈作罢的神情 。诗的“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隔,无法相会 。“月中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 。
三四句中的“未展开的芭蕉”和“缄结不开的丁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
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所作的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 。
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 。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著有《李义山诗集》 。